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新疆、甘肅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 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集團)公司: 為保障我國木材安全,提升我國的木材自給能力,經研究,我局決定組織編制《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基地建設的主要任務 基地建設將以集約經營和提高林地生產力為手段,以建立國家優質高效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為重點,發展短周期工業原料林(輪伐期15年以下)、中長期用材林(輪伐期16~30年)和珍貴樹種用材林。
二、《規劃》編制形式 本次《規劃》的編制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工作方式,國家級《規劃》和省級規劃同步編制。國家級《規劃》的建設任務要落實到省(含自治區、直轄市,下同)、縣(含市、區,下同)兩級;省級規劃建設任務要落實到縣、鄉兩級;縣級建設任務要落實到山頭地塊。
三、《規劃》編報時間
(一)請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于2011年5月31日之前,將省級《規劃》初稿和有關材料(省級表1~12、縣級表1和表4)電子版發送到我局。
(二)請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于2011年6月30日之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將《規劃》有關材料(含電子版)一式5份上報我局。 有關技術方案詳見附件。
四、《規劃》編制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充分認識《規劃》編制的重大意義,把《規劃》編制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鑒于《規劃》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協調任務量大,我局成立了編制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計財司,協調規劃編制的重大事項,日常工作由速豐辦負責,技術工作由局規劃院承擔。各省相應要成立規劃領導小組,組織精干力量,按期完成《規劃》編制的任務。
(二)堅持實事求是。各地要在總結以往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經驗的基礎上,認真研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的各種問題,特別是林地資源的可能性,從當地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對木材及生態安全需求出發,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彰顯特色,合理確定工程建設的內容和規模,并組織專家論證,增強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三)堅持統籌兼顧。在《規劃》編制中,要處理好與其他林業重點工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規劃的關系,在《規劃》布局上,要與《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2010-2020年)》相互配合銜接,避免重復建設。在宜林地確定上,要注意與重點生態工程宜林地需求的區分,列入本《規劃》中的宜林地,國家將不再安排生態造林任務和投資。
(四)做好保障工作。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要落實規劃編制的經費,改善工作條件,保證編制人員的時間,保障規劃編制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
(五)加強信息溝通。各地在《規劃》編制工作中,遇到不明事項,請及時向我局規劃編制組反映,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編制工作。
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編寫提綱及附表樣式電子文檔可在國家林業局網站www.forestry.gov.cn主頁的“計劃與資金”欄目下的“發展規劃”二級欄目中下載。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1、國家林業局計財司 高述超 電話:010-84238499
電子郵件:gaoshuchao@forestry.gov.com 2、國家林業局速豐辦 崔海鷗 電話:010-84239041 傳真:010-84239818
郵件:cho@forestry.gov.cn 3、國家林業局規劃院 宋子剛 電話/傳真:010-84238046,手機:13911574101
電子郵件:13911574104@139.com 附件:規劃編制技術方案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主題詞:木材基地 規劃 編制 通知
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速豐辦、規劃院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 2011年4月25日印發
附件 規劃編制技術方案 為保障我國木材安全,提升我國木材的自給能力,扎實做好《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2011-2020年)》的編制工作。根據我局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思路和總體布局,結合現階段我國用材林和速生豐產林用材林建設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技術方案。
一、規劃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規劃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轉變林業的發展方式,堅持把實現森林面積和蓄積“雙增”作為基地建設的主要任務,堅持把興林富民作為基地建設的根本宗旨,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基地建設的強大動力,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基地建設的重要支撐,堅持把森林經營作為基地建設方式的重要內容。通過集約經營提高林地生產力、改善林分質量,建設一批國家級重點木材生產基地縣和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切實增強木材自給能力,為構建我國木材安全保障體系做出較大的貢獻。
(二)規劃基本原則
1.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基地建設以經濟效益為主,兼顧生態效益;基地建設以提高林地生產力和改善林分質量為主,充分發揮森林的多功能效益。
2.堅持統籌兼顧和突出重點的原則。基地建設規劃要與《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地方土地利用規劃、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規劃相銜接。要突出重點、相對集中,原則上每個縣(含市、區,下同)新造和培育任務不得少于20萬畝(平原縣不得少于10萬畝)。 3.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長短結合的原則。各地要根據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點,確定建設重點,新造和現有林培育相結合,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中長期用材林、珍貴樹種用材林培育相結合,全面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 4.堅持示范帶動的原則。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一批規模較大、示范水平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不同類型示范區、示范場,帶動和引領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的總體推進。 5. 堅持政府支持和市場引導的原則。在充分體現政府在政策、資金方面大力扶持的前提下,通過市場化運作,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二、規劃體系
為全面深入、科學合理完成本次規劃任務,基地建設規劃采用國家、省級相結合的兩級規劃體系。
(一)國家規劃
國家規劃從總體上控制基地建設的范圍、規模布局、建設重點、支撐體系和保障措施。
根據基地建設發展的特點及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通過全面分析以往基地建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次基地建設的分區布局、主攻方向、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建設重點以及林業發展“十二五”基本構架,確定本次建設的工程任務量。
(二)省級規劃
省級規劃要在國家規劃的指導和控制下,結合本地的實際,確定省域范圍內工程布局、建設規模與建設重點。 根據國家規劃的總體要求,通過綜合分析省域范圍內以往建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明確省級規劃的建設目標、工程布局和建設重點,確定工程任務量(涉及的用地面積要求落實到縣、鄉兩級)、進度和質量,并將縣級填報材料作為附件納入省級規劃中。各縣要在本省(含自治區、直轄市,下同)省級規劃的控制指導下,落實縣域范圍內工程建設目標、內容和任務,填報現狀與規劃表、提供現狀與規劃專題圖件等(涉及的用地面積要求落實到村和山頭地塊或林班、小班)。
三、規劃范圍、期限與目標
(一)規劃范圍
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的范圍,原則上要與林業“十二五”規劃的范圍基本一致。據此,初步確定有25個省區市和4個森工集團,即: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新疆、甘肅,以及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集團)公司。
(二)規劃期限
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期限為10年,即從2011~2020年。為了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相銜接,分前期(“十二五”)2011~2015年和后期(“十三五”)2016~2020年兩期進行規劃。
(三)規劃目標
2011~2020年是關系到我國緩解木材供需矛盾關鍵時期,要在保護和鞏固好現有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現有人工林培育、人工造林,力爭實現以下目標: 1. 規劃初步確定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面積1333萬公頃(折合2億畝,含竹類)。發展方式包括改培、新造等,其中國家級規劃新造面積一般不少于40%。 2. 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木材約1億立方米,國內木材供需矛盾得到初步緩解,初步構建成我國木材生產安全保障體系。
四、規劃建設布局
與前期的用材林規劃相銜接,統籌兼顧與其他建設工程的關系,科學安排好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建設,確保目標統一,形成合力,取得最大成效。 按照規劃原則,依據自然氣候特點,主要用材樹種和培育目標,在保持縣級行政區劃完整的前提下,將規劃區域劃分為: (一)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以培育桉樹、松樹等紙漿林、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為主,輔以培育亞熱帶、熱帶特有的鄉土和珍貴用材樹種。
(二)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江蘇、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南、湖北等,以培育楊樹、杉木、松樹等人造板原料林為主,輔以培育亞熱帶特有的珍貴用材樹種。 (三)黃淮海地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以培育楊樹紙漿、人造板工業原料林為主。充分挖掘平原林業的潛力,并注意發展當地的鄉土樹種。 (四)東北內蒙古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等,主要培育紅松、云冷杉、水曲柳、黃菠蘿、核桃楸、椴樹等珍貴用材樹種;輔以培育落葉松、樟子松、楊樹、樺木等用材林。 (五)西南西北適宜地區。包括山西、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甘肅、新疆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在適宜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用材林和珍貴樹種。
五、建設內容
(一)營造林
1.現有林培育 為加快用材林培育速度,在現有用材林中,選用培育潛力大、目的樹種明確的林分,通過撫育等技術措施,提高林分的產量和質量。 2.宜林地造林 人工造林仍是擴大木材生產基地建設的方式之一,在建設思路上應堅持以用材林為主體,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二)支撐體系建設
1.種苗生產。根據工程規劃建設的營造林任務,在充分評估項目區種苗生產現狀基礎上,進行種苗生產規劃,以保障木材生產基地建設所需的良種壯苗供應。
2.森林防火。針對相對集中連片分布,且現有森林防火設施薄弱的基地建設地域,應考慮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瞭望監測、生物隔離帶,以及必要的撲火機具和工具。
3.森林病蟲害防治。針對相對集中連片分布的基地建設地域,以及培育的主要樹種和主要病蟲害種類,應考慮森林病蟲害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預測報點建設、必要的防治機具和藥物。
4.營林道路。針對相對集中連片分布,且現有路網密度較低的基地建設地域,應考慮營造林道路的建設,兼顧營林撫育、防火、病蟲害防治及未來的木材生產。
5.其他附屬設施。為提高基地的土地生產力和現有用材林林分質量,擬對基地范圍內集中連片且有一定生產規模的地域進行附屬設施建設,主要包括灌溉、電力、林業機械、土壤改良等內容。 6.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結合木材生產基地建設,選定一批能深入生產一線的科技單位,選取推廣一批先進、實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建設模式,形成比較完善的科技支撐體系。
(三)監測體系建設
在原有監測和信息管理系統基礎上,依據《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綱要》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監測樣點,采用“3S”(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定位系統)及設置樣地等技術方法,構建包括工程營造林管理系統、工程效益綜合評價系統、森林資源監管系統等主要內容的工程監測體系。
六、規劃技術路線
(一)工作方法
規劃編制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聯動的方式。自上而下指國家林業局對規劃編制進行統一部署,宏觀控制建設目標的主要指標和任務;自下而上指省、縣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提報建設任務;上下聯動指國家、地方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實行反復銜接,最后由國家林業局統一綜合平衡確定各項指標和建設任務量。
(二)技術路線
國家、省級規劃和縣級工作按照技術路線圖(圖1)開展工作。
七、規劃技術要求
(一)基礎數據
本次采用的數據全部用最新的二類森林資源調查數據自下而上進行匯總。 縣級任務要求落實到山頭地塊(林班、小班);省級規劃落實到縣、鄉兩級;國家級規劃落實到省、縣兩級。 規劃任務量要與《國務院關于批轉林業局關于全國“十二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審核意見的通知》(國發[2011]3號)相銜接。
(二)規劃深度
1.規劃任務分為前期(“十二五”)2011~2015年和后期(“十形成基地規劃初稿論證工程規劃方案編制基地規劃報告審定上報三五”)2016~2020年兩個時期,前期5年建設任務分解到年度。
2.國家級規劃將建設任務落實到省、縣;省級規劃落實到到縣、鄉;縣級任務落實到村和山頭地塊。
3.規劃目標應數量化,主要指標應包括:新增用材林面積和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等。
圖1 技術路線圖
調研收集分析相關資料
分區布局、確定發展方向
專題分析和進行專業補充調查
確定建設內容和規模、營造林模式、重點區域、重點項目
編制基地規劃(草案)
否
是
縣級工作
省級規劃
國家規劃
(三)效益評估
1.根據《評價指標與方法》中的指標和計算公式進行動態經濟效益分析(以木材供給為主的財務經濟評估)和國民經濟評價。
2.估算效益值需以物理量和貨幣量兩種形式表述,貨幣量按現行價格及有關部門標準計算。
3.在提交規劃成果時,應同時附上估算投入和估算產出的技術經濟指標。
4.進行以木材供給為主的社會效益分析評價。
八、規劃成果要求
(一)文本要求
1.省級規劃文本按照《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編寫提綱》(見附1)撰寫,重點是闡述本省的基本情況和建設構想;縣級規劃文本可參照省級規劃編寫提綱,并應達到滿足作業設計要求的深度。
2.規劃文本要提供word格式的電子文檔。
(二)附表要求
1.規劃附表要提供Excel格式的電子文檔。
2.規劃所涉及附表均以下發的表格為標準,不得改動表頭。
3.在規劃表中,涉及到面積的數據均取整數。
4.嚴格按填表說明填寫表格。
(三)圖件編繪要求
1.基礎地理信息內容要求
等高線、行政區劃界線、主要河流與水域、主要公路和鐵路、主要城鎮與居民點等。 2.圖件組成與圖面專題內容要求 (1)土地利用現狀圖 土地利用類型分林地和非林地,林地標注到三級地類,非林地標注到二級地類。土地利用類型分類見表1。 表1:土地利用類型分類體系
一級地類
二級地類
三級地類
林地
有林地
防護林
用材林
經濟林
薪炭林
特用林
疏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特灌林地
其它特灌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無立木林地
宜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荒沙地
其它宜林地
輔助生產林地
非林地
耕地
牧草地
其它用地
(2)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圖
圖面內容包括現有林地資源分布和基地建設的所有規劃內容。
3.數據源與成圖比例尺 基礎底圖一般要求使用1:100萬的地形圖,個別區域范圍小的省亦可用1:50萬。
4.報送要求 圖件均需按照上述要求報送電子版。
附件:1. 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編寫提綱
2. 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省級規劃表(表1-12)
3. 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縣級規劃表(表1-6)
附件 1 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規劃編寫提綱 一、我國用材林資源基本狀況 (一)用材林資源現狀 現有用材林林面積、蓄積及增長情況。 (二)用材林基地建設的經驗與問題 (三)用材林建設成效評價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以往各類用材林建設的成效進行全面分析評價。重點分析評價建設任務、投資完成情況;森林資源保存狀況、林地資源利用狀況;工程建設的成功經驗與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工程建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等。 分析評價以往用材林建設情況,主要包括規劃任務和投資完成情況,成林情況,分區域和林種分別描述林木生長狀況、林分質量等。重點敘述速生豐產林工程建設情況。 (四)用材林發展潛力 從我國森林資源、林地資源以及林地生產力情況入手,分析緩解木材供需矛盾,構建我國木材安全體系的潛力。 (五)木材市場供需分析 我國木材市場供需現狀; 未來10-30年我國木材需求及可供預測; 構建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的應對措施。
二、規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有效利用國土資源,保障國家木材安全 (二)緩解木材供需矛盾,林業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就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四)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推進低碳經濟發展 (五)維護我國國際形象
三、規劃總體思路 (一)規劃依據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期限 (三)發展目標 1、前期目標:“十二五”(2011~2015年) 2、后期目標:“十三五”(2016~2020年)
四、基地建設布局與建設內容 (一)基地建設布局 根據我國自然地理條件及特點、主要造林樹種、培育目標(周期)、培育措施等,基地建設劃分五大片。 1、東南沿海地區 2、長江中下游地區 3、黃淮海平原地區 4、東北內蒙古地區 5、西南西北適宜地區 (二)建設內容
1、用材林(短周期工業原料林、中長期用材林、珍貴用材林)資源培育,包括培育、新造。 2、基地支撐體系建設 包括科技支撐體系及種苗繁育支撐體系、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營林道路、其他附屬設施等建設。 3、工程監測體系 以縣為單位,布局于規劃范圍項目區,監測體系內容主要包括資源監測體系建設、營造林科學管理體系建設、災害和應急體系建設、效益監測評估體系建設。
五、投資估算 (一)估算依據 (二)投資估算 (三)資金來源
六、效益評價 (一)經濟效益分析評價 (二)國民經濟分析評價
七、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